人的知識部落格, 表達溝通

【表達力】表達前先想這兩個關鍵,才不會變成一個白目的人

生活中常發生「溝通漏接」的情況。有一次我看到先生在網路購物,就跟他說:我沐浴乳用完了,你幫我買一下。

結果包裹來了的時候,打開看到我想要很久的體重計,我當下不是謝謝他,而是問他:你是不是漏買東西了?

事後來看這件事,我覺得自己很白目,沒看到對方的善意與付出,只執著自己想要的東西。

很多時候這就是爭端,看自己想看的,卻沒看到對方已經付出的,就算當下覺得自己是用輕鬆撒嬌的方式詢問對方,但還是很不ok,因為重點不是語氣,而是沒有接收到對方的善意與,只執著於自己的狹隘目光。

要問問題當然可以,但總要「看場合、看時機」,對方買了一個你一直想要的東西,就先好好謝謝人家,看到他的善意,並給出適當回應,才能經營好一段關係。

給予適當的回應後,再挑個適合的時機問對方。就像你明知道對方心情不好,就不要在這時候「提醒對方哪裡沒做好」,如果你的目的是讓對方接收到你的善意,並聽進你的話予以調整,那就不要在他心情不好的時候,因為當下對方肯定也無法接受這些心意。

接收善意、予以回應,並挑對時機說話,是人我互動有所進展的關鍵。

表達最重要的不是技巧,不是語氣如何或口齒清晰與否,而是清楚知道自己這麼說的結果。

出口前至少想想這兩個關鍵,才不會變成一個白目的人:對方會接收到什麼、這是不是你要傳達的訊息。

關於作者:林佳
擅長感性思維,因為體會過普遍感性者的困難,所以知道感性者在乎什麼、哪裡說不清楚、為什麼說不清楚,不想一再解釋,也不想因為說不清楚傷到在乎的人。透過後天理性教育的自我栽培,能釐清豐富的感覺,並清楚說明其中的脈絡,同時賦予感性意義,並找到重要調整與反省之處。

相關活動

【表達課程】為自己說話:別因害怕別人怎麼想,而委屈了自己

NT$600
0 days 00 hr 00 min 00 sc

關於作者:林佳
擅長感性思維,因為體會過普遍感性者的困難,所以知道感性者在乎什麼、哪裡說不清楚、為什麼說不清楚,不想一再解釋,也不想因為說不清楚傷到在乎的人。透過後天理性教育的自我栽培,能釐清豐富的感覺,並清楚說明其中的脈絡,同時賦予感性意義,並找到重要調整與反省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