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知識部落格, 表達溝通

【表達力】別因為表達的結果不好,就停止表達!

讓我們直接破題︰在乎需要表達出來,但說了也不代表對方就能收到在乎。所以很多人,因為曾經表達後得到不好的結果,漸漸的就不表達了。

但是當時是因為在乎才說的,現在不表達了,也不要在乎了。

這是很直線的思考方式但也很真實︰既然結果不好那就不要在乎了,至少不會再發生不好的結果。而這樣選擇的同時也犧牲了當初的心意。結果不好不是在乎的問題,而是表達的方式不正確。對方實際情況是收到的不是在乎,而是批評甚至是情緒。

怎麼會這樣?造成這份落差的原因是什麼?我表達的方式出了什麼問題,造成跟預期的不同?

很多的「我以為」讓表達成為關係的殺手,原來,對方聽到的跟我說出口的不一樣。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樣,有過這樣的經驗-我覺得我沒說什麼傷人的話只是就事論事;我覺得就是簡單快速的把重點指出來,對方卻覺得委屈;我花了很大的篇幅描述事件的經過,對方反問︰所以?

一直說也不對,不說也不對,那到底應該怎麼樣才對?

我們先回到原點,不論在生活情境或職場人我互動的過程中,有形可見的事情好談。1+1=2不會因為誰說或是換成別的語言就變了結果。但是抽象的「心意」甚至「想法」不一樣,很難透過表達讓對方完整理解。

在這個強調「快、狠、準」的時代,很多言語容易被歸類為「廢話與沒有必要說的話」,換個角度來看追求精鍊簡短固然重要甚至是必要,但不代表對方在聽你說話的時候沒有其他層面的需求。

就像對所愛的人表達愛意,除了要有具體的行動之外,還要能夠表達行動背後之於這段關係的心意與看重。「只做不說」的人就是欠缺這部份,所以有些時候對方也不了解,因為光只有行動並沒有辦法讓人完整了解其中的意含,這就相當可惜。

同一句話,不同人聽,得到結論可能也不一樣

先不急著說表達的方式與技巧,因為這些方式與技巧都需要以對方適合用什麼作為判準。表達的背後其實牽涉到表達者是否能清楚知道自己表達的模式與盲點,以及對方的思考模式,還要能夠考量到當下的情境狀況,綜合以上的重點,在加上適當的技巧與方法,才能完整的把想說的內容,讓對方順利的接收到。

表達不只是自己的事

很多表達的學習強調各種話術,我認為,表達方式固然重要,但需要對自己有全面的理解,以及對對方的觀察等等。對我來說,表達一直是綜合的能力,以真心誠意作為核心,努力理解對方同時讓對方理解自己。我們需要更清楚的思辨來檢視:表達過程中的「真心誠意」是否能適時傳遞給對方。

表達,不是種技術,是想辦法理解彼此的關鍵能力。

毓揚_comp

關於作者:朱毓揚
擁有跨領域的豐富經歷:體育選手、戲劇表演、自我教育、專業的主題演講、面試面談指導,因此鍛鍊了他不凡的表達實力。擅長透過平易近人的案例與實戰演練,讓學員面對表達不再緊張,甚至享受其中。

相關活動

【表達課程】為自己說話:別因害怕別人怎麼想,而委屈了自己

NT$600
0 days 00 hr 00 min 00 sc

關於作者:朱毓揚
擁有跨領域的豐富經歷:體育選手、戲劇表演、自我教育、專業的主題演講、面試面談指導,因此鍛鍊了他不凡的表達實力。擅長透過平易近人的案例與實戰演練,讓學員面對表達不再緊張,甚至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