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知識部落格

為什麼老人家喜歡喝汽水?你懂你的母親的心嗎?

「體貼的困難不在於善意不夠,而在於我執太深──唯有把自己想表達的、一直在付出的、希望對方收到的、期許對方看懂的、渴望對方回應的、等待對方改變的…種種意願,加上內心的許多雜音,通通都拋到腦後。然後想想:對方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對方真正需要的又是什麼?才能真正體貼對方。」

存在主義治療大師歐文亞隆,寫過非常多本暢銷的著作,他在《成為我自己》與《媽媽和生命的意義》兩本書中都探討到他和母親的親子關係。

我們可以從這裡面,學到些什麼?

歐文亞隆的媽媽(「歐媽」)經常花四小時坐火車去安養院看她的母親(外婆),而且帶來在家裡精心烘焙的糕點給外婆吃,但外婆卻從來沒有為此說聲謝謝,反倒是歐媽的弟弟(「歐舅」西蒙),什麼都沒帶,只帶一瓶七喜汽水(可能還是安養院的販賣機順手買的),外婆卻老是誇西蒙好!

這件事,歐文亞隆聽到不想再聽,因為他聽歐媽說太多次了!

說了再說,就人心的奧祕來說,是因為「沒有得到想要的回應」。

同理,問了又問,是因為「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道理很簡單,當事人的需求很容易看懂,但對方卻往往想不通,甚至因而氣憤、委屈,厭倦、抱怨,以為當事人「頭殼壞去」,甚至「處事不公」、偏心!

歐文為什麼看不懂媽媽?也許是因為歐媽也看不懂外婆。

老人家牙口不好,吃什麼都費勁,甚至還要穿戴假牙、清洗假牙,更添麻煩;即使沒裝假牙,吃起來也未必就能品嚐美味,因為年紀大了,牙齦萎縮、牙床變形,咬合不正,怎麼吃都使不上勁,無法俐落地把食物切割、咬碎、磨細,把味道解放出來,吃起來口感當然不如預期。

所以老人家最喜歡的食物往往跟小朋友一樣:汽水。沒有咀嚼問題,一切都好。

滿心好意的歐媽,在家打掃、做飯、顧店之餘,還要精心製作「過去」外婆最愛吃的糕點,不辭辛勞、不怕路遙,只為了換來一聲「好吃」、「好女兒」、「謝謝你」!卻沒有想到,那個愛吃糕點的外婆已經不復存在。「現在」這個外婆,只喜歡喝汽水。妙的是,外婆一再以「肯定歐舅」來傳達她對食物口味與需求的改變,歐媽在傷心之餘,卻一直沒有「看懂」外婆的「飲食密碼」。

「汽水沒營養!老喝汽水怎麼行?吃點固體的食物,補充能量。」

這些說法都對,問題是:歐舅可沒有經常去探視外婆,所以外婆也沒有「老喝汽水」的問題。至於營養均衡是應該的,但關於這點,安養院會注意,探病的人們可以「捎來不同的訊息」。

外婆一直希望女兒別忙了,喝汽水比較開心,但女兒看不懂媽媽的需求,始終沒有「適當回應」。於是外婆重複的表達她的需求,也就是一直稱讚兒子好,希望女兒也買汽水就好。女兒還是看不懂,只覺得媽媽偏心,可能還重男輕女,要不,為什麼不感激自己勞力費心,偏偏對兒子隨便花點錢買的汽水那麼滿意?

歐媽希望外婆面對子女表達孝心的不同方式時,能秉公處理,甚至能看出雙方用心高低,最終能肯定自己。卻因為始終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應,於是抱怨給兒子聽,希望兒子站在自己這邊,為自己抱不平。結果歐文始終沒有看懂媽媽的需求,更沒有「適當回應」,於是歐媽對同一件事才會說了又說。

道理如此,偏偏年輕的歐文同理心不夠,連媽媽明顯的委屈都不會體諒、安慰,更不要說看懂老人家的需求。結果,既不能安慰媽媽,更無法開導媽媽,落得媽媽還要到夢裡來回應他的呼喊(《成為我自己》頁319-320)。

我的母親相對於歐母來說,是比較內向安靜的人,遭遇委屈,通常不說。

多年前,跟媽媽情同手足,甚至也認外婆當母親的姨媽倒會,讓跟會的媽媽賠了一百多萬元!以爸媽都是公務員,家裡上有老母,下有五個子女,當時都還就學的實況而言,打擊非常大!

記得當時父親曾經批評姨媽,連好姐妹都不放過!傷心的媽媽聽了無言以對。事隔多年,我自己也成了家,跟太太一起分攤家計。有一次想到這件事,突然領悟:姨媽雖然是會首,卻也是受害者。事後她很努力地設法分期賠償,雖然總數可能只有損失的一半,但從姨媽並不逃避,扛起責任的態度卻可以看得出她想要彌補過失的誠意跟決心。這就是姨媽的品格!

我把我的領悟告訴媽媽,媽媽聽了很同意,也很感動,似乎終於有人了解她、了解她的姊妹,也了解她們姊妹間的情感。

正因為媽媽不是那種會一直抱怨、一直解釋自己委屈的人,所以要不是我提及,可能她心中這份需求會一直深藏在心底,沒有機會澄清,也得不到支持。這件事讓我有很深的觸動,所以當我看到〈媽媽和生命的意義〉中上述內容時,立刻就看懂了。

媽媽活到九十歲,在半個月前離開我們。謝謝老天,讓我有很多機會可以陪伴她、安慰她、感謝她、肯定她。更重要的是,我把握了這些機會。

歐媽也活到九十幾歲的高齡,歐文卻錯過了這些機會。所以夢見歐媽,也因此他寫了《媽媽和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來療癒自己,紀念歐媽。

我感念媽媽。


推薦活動:

人性偵探工作坊:洞察人性四大工具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關於作者:江峰

兼具理性與感性,擅長透過對話協助學員釐清想法、梳理思路,並提供多元的思考角度來重新理解想法背後的價值與盲點。理性思辨的同時不失對人心人性的體察,了解學員真實的需求與困難,並給予情理兼備的觀點,引領學員思考,解決本質問題。

資歷

◆ 鼎愛文化事業董事長。
◆ 鼎愛文化事業「自我教育」、「商業培訓」授課資深講師
◆ 暨「領導人學苑」指導老師。
◆ 好好好家庭教育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
◆ 美國赫曼國際公司「全腦優勢發展模型HBDI」資深顧問分析師。
◆ 英國「RSVP」實境式學習方案培訓師。
◆ 好好好基金會「第三選擇」資深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