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晚上幫三歲半的女兒洗完澡,沒有睡午覺的女兒,情緒有點鬧鬧,執意要先拔小被被上面的毛球,不肯乖乖坐定吹頭髮。
好不容易吹到一半,她開始想要逃脫,我像抓泥鰍般地不讓她溜走,她也因為不斷被我阻攔而有些負氣,於是我決定擺起面孔,稍作嚴肅地告訴她:「等頭髮吹乾,再去找毛球精靈。」她瞪大眼睛,搖搖頭表示不願意,再次起身就要落跑。
要跟我比耐心,是吧?女兒的行為多少激起我的鬥志,同時也聞到彼此怒火的煙味在當下蔓延。
我再次撲向她,硬將她抓回原本吹頭髮的位置,她使勁地掙脫,突然伸出食指生氣地指向我:「媽媽妳走開!」
我有點愣住,這是我第一次聽見她這樣表達,即便這句話不怎麼動聽。
「我要如何回應她,才能讓這個回應不是因著她的情緒起舞,而是以意義為導向的行動,確切幫助她成長?」
那陣子特別在學習跟愛相關的議題,聽到女兒叫我走開的當下,心裡沒有特別的情緒起伏,而是快速地思索究竟我希望在此時此刻帶給她什麼?帶給彼此什麼?
「OK,那我就走囉!掰掰~」
我決定先以幽默的方式回應,畢竟多一些幽默,總會讓焦點從負面情緒轉移與跳脫;接續把吹風機關掉,離開臥室、走到書房,然後留下一臉錯愕的女兒。
「馬麻回來…」女兒的哭喊聲不斷從臥室一陣陣地傳來,聽到她撕心裂肺的哭,還是會有點捨不得。
一旁的先生看著我五味雜陳的表情,詢問是否由他去安撫女兒?
「等她自己過來。」
我深吸一口氣,再次堅定地說:「她需要學著自己主動來找我們。」
才剛跟先生說完,女兒的哭聲居然停了,我特別屏氣凝神,隔著書房的牆,細聽著臥室的動靜,才正擔心會不會發生意外?「咚、咚、咚」的小腳步聲突然出現!我內心一喜,假裝專心地看著螢幕,繼續揣想等等與她之間互動的最佳可能。
掛著兩行淚水的女兒走進了書房,看到我後哭得更傷心,口齒模糊地說:
「馬麻,陪我回企……」
我望向她:「好啊!因為妳剛剛兇兇要媽媽走開,媽媽才會離開,所以現在妳希望媽媽回去陪妳,是嗎?」
「好…」女兒伸出小手,拉著我要我起身。
回到臥室,女兒很快就破涕為笑,開心地在床上跳來跳去,希望我陪她聽歌跳舞。
我心想:這孩子!她的特色之一就是情緒分散地快,也可能是覺得媽媽來了就放心,但這不等同於她真的理解發生了什麼事,我也不希望讓她覺得只要最後媽媽來了一切就沒事。
我先把她的頭髮吹乾,而後要她坐在我的腿上,抱抱她,並一段一段地告訴她(一次講太多,她會走神):
「媽媽沒有生氣,媽媽愛妳」(這個前提很重要,可以讓她把接下來的話更加安心地聽進去
「好。」
「媽媽知道妳今天沒有睡午覺,會比較累,但我們不能因為累就兇兇。」
「好。」
「媽媽沒有不讓妳拔毛球,媽媽說:先好好吹完頭髮,然後再去找毛球精靈玩。」
「好。」
「妳是小姐姐了,小姐姐要能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其中一個表現,就是不能隨便對媽媽兇兇。」
「好。」
最後我再次抱緊她,讓她知道我愛她。
雖然不確定女兒究竟聽進去多少,但至少我很開心,再一次地把握住親子爭執的當下,不被情緒左右,且給了自己想辦法如何落實看重的教育觀念──「每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都是父母協助他們成長的機會」,也讓女兒多一次練習長大跟理解母親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