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想成為「好媽媽/好爸爸」應有的樣子
初為父母的我們,充滿期待與焦慮地迎接新生命到來,即便行動上做足各種準備,心裡仍會不斷想著──我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從準備懷孕、驗到兩條線、第一次透過超音波聽見胎心音,到真實地抱著懷中的嬰兒,看著他們逐漸會爬會走,邁開步伐好奇探索著這個世界……,一轉眼,原本如珍珠般大的小生命,已經在自己每天的生活裡吵吵鬧鬧,成為許多事情考量的重心。
是不是很辛苦?何止呢!操心、煩惱、壓力、白髮也多了,然而再忙再累,一想到孩子是在眾多人群中選擇我們當他們的爸媽,是他們的所有──那份因愛而生出的意願,總會推著我們繼續前進。
市面上的育兒方針百百種,我應該要遵循什麼?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育兒會煩惱的議題,也更加複雜並容易不知所措。
講話講不聽、無法專心、過於好動、任性……,狀況每每出現,除了上網搜尋知名小兒科醫生、心理師、育兒專家甚至是網紅的觀點,自己在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也容易變成解決辦法的方案之一。
「小時候發生類似問題時,我爸媽會怎麼做?」
「我不喜歡爸媽工作不順利、回到家就容易對我大吼……」
「爸媽很少主動關心我,小時候遇到問題時,常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
以原生家庭作為模板,這種「去蕪存菁的經驗育兒法」,確實讓許多父母覺得自己優化了教養,然而其中最容易出現的盲點是──孩子跟自己不一樣!好比有位母親很喜歡跟家人擁抱,但她的女兒從小不太適應濃烈的情感表達,如果此時強行要求女兒必須熱情回應,或許可以做到,但若這不是女兒真實情感所呈現的行為,最終都只會流於形式。
「感受教育」,是親子教養中最容易被失落的環節
父母都會盼望孩子能青出於藍,那究竟什麼樣的教育,能夠既保有孩子的獨特性,也能更明確地收到父母想帶來的教養?就我們從事自我教育及家庭教育近30年的資歷,我們發現:以「感受教育」做為親子教養間的連結,是父母能更好發揮影響力的關鍵,也是現代最容易被失落的環節。
什麼是感受教育?
父母透過孩子實際感受到的內容,作為教學的材料;孩子也會透過父母所傳達出來的感受,作為認識這個世界的視角。
小小孩就像小動物,他們對這個世界起初的理解,來自父母的眼神、表情、聲音、肢體動作…..等,以及最重要的────父母的感受!他們透過你的感受,逐步出現自己自己可不可以幹嘛、能不能做什麼、什麼樣的行為會讓爸媽開心…..等等的認知。
好比:火很危險,為了讓孩子知道不可以玩火,爸媽會刻意地呈現生氣的表情,同時搭配說「No!」並且讓孩子知道碰到火後燙傷可能會很痛,此時就會需要呈現另一個很痛苦的表情,才能讓孩子知道「原來火碰了會痛」。
我們必須重新正視:自己身為父母的影響力
市面上有很多育兒方案,任何再厲害的學說,還是會需回到「孩子究竟感受、理解到什麼」,才能成為孩子的一部分,也才能帶來影響。
感受教育著重的是:父母能夠透過更貼近真實的自己,與孩子們一起去經歷、感通他們的感受,並藉由他們實際感受到的東西作為教養的素材,對應到觀念,讓他們進而明白這些感受將會帶來的影響是什麼,進而擴充原本的認知────這個成長的路徑,即是通往長大成熟的旅程。
這份力量既然來自於父母,身為爸媽,就會需要更了解與貼近自己內在的真實────這正是親職工作坊的想要帶給各位的!老師也將協助大家探詢:可能是什麼樣的困境,阻礙了這份力量,又可能因為什麼而讓自己感到迷惘、不小心會陷入絕望,並帶領你從中找到能夠持續努力與前進的方向。
課程綱要
第一堂課|透過感受指引,探詢當父母前與後的你
你還記得成為爸爸媽媽前的自己嗎?跟現在有什麼樣的不同?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當時覺得寶寶好可愛的心情,現在可能更常被孩子們成長的煩心事給淹沒;隨著當父母的資歷漸增,似乎更難正向與開心?
在第一堂課,我們要從你心裡的各種感受,甚至是情緒也好,帶領大家開始學習什麼是感受教育,好比常在心底吶喊「我受夠了!」的事,循著聲音往下探尋,釐清被你遺忘的需求與在意。
第二堂課|從你的感受,了解感受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
「當了媽媽後,就再也沒有自己了!」這是許多母親共有的心聲,可能也是有些爸爸曾經出現過的想法;這樣的心聲確實是陪伴孩子成長會經歷的過渡時期,但日子久了,可能就真的再也找不到自己。
「自己」不應成為「父母」角色的犧牲品,要成為更好的父母,就必須先找回並認識自己,若我們沒有先釐清自己究竟看重什麼,有什麼樣的原則與價值觀,就很難在生活中讓孩子有所依循,最後只能隨著父母的情緒起舞,好比爸媽開心時,糖就有機會多吃一點,不開心時,孩子就默默閉嘴。
在這堂課,老師將帶領大家釐清並重新定位父母與自我間的角色關係,進而開始蒐集你在不同角色上的各種感受,逐漸貼近真實的自己。
第三堂課|撰寫你跟孩子專屬的教養劇本
我們在原生家庭的經驗,常常是教養下一代的底稿,雖然知道孩子跟我們是不一樣的個體,但最起碼在自己身上經歷過的方式,哪些要繼續保留的、哪些不想要的,你皆能更明確分辨。
在這門課,我們會將前面兩堂的內涵,作為你現在要如何教養孩子的素材,不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速成,而是回到孩子在面對事件後產生的感受,協助他們反省與思考,什麼樣的自己,更讓自己喜歡。
第四堂課|掌握教養原則:與孩子同步成長的思維與方法
最後一堂課,老師將提供原則的觀念,讓父母面對不同情境時有可以衡量狀態的判準,並了解如何持續改善與提升。你將更有方向地知道自己要努力什麼,即便仍有困頓的時候,你也仍可以為自己與孩子點亮那盞肯定與希望的燈。
這門親職工作坊,是為你而開的:
🎯 不知道什麼樣的教養方針才是對的,只知道不想要讓自己在原生家庭的匱乏與不開心繼續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 覺得自己有很多的心聲、想法,需要釐清,不知道要跟誰談,另一半也無法討論,自己也不想要屈就於多數長輩的想法
🎯 面對孩子時老是無預警的出現許多衝突與情緒,即便已經克制,還是會不小心發生
🎯 當媽媽後知道自己需要成長,但不知道要成長什麼
🎯 想要找一群志同道合、能夠一起激勵成長的媽媽朋友,但不知道哪裡可以找得到
你將從這堂親職工作坊中學到什麼?
⭐ 從探討孩子教養的煩惱中,看見自己的需求與在意
⭐ 更加了解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並有機會站在一個不同的想法角度,決定這些影響對自己的作用
⭐ 知道如何找到一套適合自己孩子的教養原則
⭐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開始學回如何更愛自己
⭐ 透過感受教育的學習與認識,更能理解與感通孩子
常見問題 Q&A
Q:上課須要準備什麼?
A:帶著你目前對於教養上遇到的困頓及問題:) 可以的話先寫下來,將有助於後續的學習。
Q:四堂課會有一堂請假怎麼辦?
A:總共只有四堂課,每堂課都是唯一的一次,完整地參與當然是最好的!我們很在意每位學員的成長,所以如果真的無法全勤,希望你能在報名前先讓我們知道喔。
Q:會有作業嗎?
A:老師會希望在為期一個月的課程時間裡,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並協助大家,「作業」將會是一個能夠更加認識你的辦法,同時也希望你能夠透過作業練習,傾聽自己好久不見的心聲與需求。
Q:如果我現在還沒有孩子,我也可以來上課嗎?
A:歡迎!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求學、準備畢業後投入職場,但卻鮮少刻意投入時間學習怎麼為人父母。能夠提前準備自己,是很積極且會讓人更充滿希望的!
Q:白天要上班怎麼辦?有別的時段嗎?
A:如果這個議題,你真的很想要參加,但因為上班的關係而有所考量,歡迎你先來電:02-7730-9629,我們會有專人跟妳討論看看還有什麼可能性喔!
- 講師介紹
- 許智媖
「在生小孩前,我就開始學習怎麼當媽媽!」
超過20年自我教育及家庭教育的學習實作,讓智媖老師在孩子迸出前,已經準備好從「我」到成為「母親」。
目前有一對性格鮮明的兒女,老師理解身為母親又要發展自我、投入工作、擁有自由……等等的困頓及挑戰,如何將生活不斷重複的柴米油鹽,轉換為擴充並滋養自己前進的養分,一直是智媖老師持續冶煉自己的議題。
「相信孩子是生命的禮物,身為父母將因著這份禮物而有機會成為更好的人」。智媖老師期待透過這門工作坊,協助家長從自我出發,減少育兒路上的各種負面,更有信心與方向陪伴孩子長大,也更能喜歡自己!
【資歷】
■曾任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說愛」家庭教育暨親子教育節目主持人
■曾任好好好家庭教育文教基金會董事,現任講師
■鼎愛文化事業「自我教育」、「情感經營」、「青少年自我成長」相關系列課程老師
■美國赫曼國際公司「全腦優勢發展模型HBDI 」授證分析師
■受邀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及各大專院校演講,擅長講題:親子教養、家人關係、溝通表達、青少年諮詢與輔導、自我成長…等課程講師
■媽媽寶寶雜誌專訪2019年6月12日:【做好「隔代教養」溝通.讓孩子在雙倍的愛下成長】
►報名這堂課的人也報名了:
延伸閱讀:認識自我文章
自我實現,要實現什麼樣的自我?滿足四個條件讓你生命更有意義!
實現自我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內在必經的需求,我們不希望來到這個世界,白走一趟,離去後什麼都沒有留下,沒有證明自己活過的獨特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