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想講,是不知道該怎麼講清楚
『連開口都需要勇氣,就算勇敢也不一定說得好』
身為一個不擅長表達的人,在面對講話的時候都會有很大的壓力,彷彿只要開口就把自己置身於險境,人們的焦點就會轉移過來,評價也隨之湧出。
更糟的是我們不一定講得清楚,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將內心的想法或感覺轉化為文字。
常常被人要求:「講重點!」
我們也很希望講重點,明明我覺得我講得也很重要,為什麼這樣也不行。
也會有人說:「把話講清楚,所以你想講什麼?」
可是已經覺得講得很清楚了,而我所說的就是我想要講的啊!
清楚明確的表達系統,找回失落的四大環節
『原來他們所說的講重點,是跳結論的意思!』
一般人在說話的時候,大致上分成兩個部分,主題以及結論,對於理性的人來說,結論更是整件事情最重要的一環。
所以當他們說講重點的時候,其實對他們來說,就是想要聽到結果,接著他們會自行衡量整件事情要怎麼處理。
但儘管如此,要把話說清楚,只講結論肯定沒有辦法,在這其中少了結論發生的原因,結論帶來的影響,當然還有主角!
想要表達清楚必定有幾個重要的環節:「原因」、「主題」、「主角」、「遭遇」、「結果」到最後的「影響」。
我們在原先人們常使用的方式上,找到了四個失落的環節,因而形成了表達清楚的系統。
在課堂當中,透過這樣明確的標準,好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依據這樣的內涵,進一步練習,好逐步掌握清楚的標準。
很多人會說表達不清楚是因為:邏輯不好。但我們發現,這裡的邏輯,因果關係,對較為感性的人來說,反而非常難理解,但就算邏輯不好,只要掌握表達系統的環節,也一樣能將說的很清楚。
就像一個很會說故事的人,往往更多很感性,但掌握了清楚對話的要領。
五大行動方針,解決實際遇到的各種困難
『只有標準仍無法解決遇到的困難』
實際上在我們眾多諮詢與教學的經驗當中,不管是學生也好或是遇到困難的人們,在表達的過程裡,造成最大阻礙的並不是邏輯不好,而是感覺太多、情緒很強烈,又或者常常無法維持住主題的推進,會被自己的思緒與話語的連結給帶走。
表達所遇到的問題各式各樣,但我們將問題分類整理,並且根據這些項目,實際找出解決的方案,讓學生也可以透過明確的行動方針,來解決問題。
分別是:「共同認知」、「專注主題」、「客觀描述」、「明確目標」及最後的「精確關鍵」。
透過五大方針,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了解自己在表達時所遇到的困難,並且在實務課程當中獲得解決。
課堂實戰演練,帶你逐步克服問題,越說越清楚
『邊說邊練,越說越好』
在【來來講清楚】的課程當中,會放入不同的主題實務練習,透過實際的操演,老師一一的教導,來解決學生所遇到的困難。
畢竟表達早就形成習慣,需要當下的指導才能夠意識到盲點,有意識的調整,才可以進步。
既然是一門表達課程,必定會有實際演練的過程,我們也會讓同學安心地去練習,熟悉自己的狀態。在說的過程當中更清楚自己想要表達些什麼,也在講的同時,逐步的克服自己的問題。
課程特色:
■ 從豐富的諮詢與教學案例中,精粹出的課程架構與內容,不是空談,而是學到後能真正解決問題的實戰內容。
■ 寓教於樂、豐富舉例的授課模式,讓同學可以在幽默風趣的氛圍中學習。
■ 了解學員的個人特質與表達困難,提供客製化的練習方法。
你將學到什麼:
★ 能清楚說明自己的想法重點,不再跑偏與失焦
★ 不再因感覺、情緒的牽引讓表達不斷環繞、重複於同一點上
★ 讓自己的表達有清楚的脈絡
★ 掌握表達的重點,並依對象與情境適時的切換,知道什麼情況該怎麼說
★ 有明確的表達模式可以依循,說話時比較能夠篤定有把握
★ 解決現有的表達問題,並提升表達的能力
這堂課是開給誰的:
1. 常常話講不到重點,講不清楚
2. 常擔心他人評價而遲遲不敢開口
3. 時常有理卻講不贏別人,受了許多委屈、不平對待
4. 抱有善意,表達後卻被嫌煩、嫌囉嗦,而感到沮喪
5. 有無法計算面積的表達陰影,一想到表達就害怕
6. 要表達時,內心有各種小劇場與負面聲音,最後以沉默收尾
7. 思緒很多,一時間整理不好,不知道從何講起
8. 一緊張,話就越講越急、講不清楚
授課方式:
■ 設計不同階段的表達主題練習,由老師帶著操作,讓學員練習、呈現,逐步成長。
■ 循序漸進的教學步驟,以及課後個別輔導,針對學員的不同問題提供協助。
■ 雙講師授課,讓學員可以得到更充份且完整的指導。
■ 充份的作業,讓同學有足夠的練習,以確認學習狀態。
■ 分析、解說同學的案例,讓學習收穫可以直接應用在生活中。
- 課程照片
- 課程資訊
■ 課程日期:2024/11/6(三)、11/13(三)、11/20(三)、11/27(三)
■ 上課時間:19:30 – 22:00
■ 四堂課,共十小時
■ 上課地點:鼎愛文化(台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56號4樓)
- 講師介紹
朱毓揚
「表達的目的,是讓人的內在可以被完整的呈現」
擁有跨領域學習的豐富經歷:運動、戲劇、自我教育、主題演講、企業培訓等等,讓Ash老師在引導不同學員時,能清楚指出不同情境、對象所需要的表達關鍵。其幽默風趣的教學氛圍,透過平易近人的案例與實戰演練,讓學員面對表達與內在感受不再緊張慌亂,甚至享受其中。
【資歷】
■ 好好好家庭教育文教基金會董事
■ 鼎愛文化事業主題講師
■ 鼎愛文化事業企業培訓教練
■ 第一屆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生涯發展組諮詢委員
■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說愛」節目主持人
■ 「經典時尚戲劇學院」課程表演指導老師
■ 美國「HBDI®全腦優勢發展模型」授證分析師
■ 專長講題:溝通協商、口語表達、自我成長、職涯發展、情緒管理、關係經營
林佳
擅長感性思維,因為體會過普遍感性者的困難,所以知道感性者在乎什麼、哪裡說不清楚、為什麼說不清楚,不想一再解釋,也不想因為說不清楚傷到在乎的人。透過後天理性教育的自我栽培,能釐清豐富的感覺,並清楚說明其中的脈絡,同時賦予感性意義,並找到重要調整與反省之處。
【資歷】
■ 鼎愛文化事業「人際關係」、「情感經營」相關系列課程老師
■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說愛」節目主持人
■ 美國赫曼國際公司「全腦優勢發展模型 HBDI 」授證分析師
■ 專長講題:情感關係、自我成長、表達溝通、自主激勵
■ 溝通表達課程講師
許智媖
曾經非常害怕表達,須先打逐字稿才敢開口,到後來可以站上台進行千人演講。智媖講師致力於落實所學,透過家庭、職場…等各個情境與角色,覺察自身表達對人際關係的影響,進而將體會整理出重點,協助學員面對內在焦慮,在不斷操練中進步,找到自信。
【簡歷】
■ 鼎愛文化事業「自我教育」、「情感經營」相關系列課程老師
■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說愛」節目主持人
■ 美國赫曼國際公司「全腦優勢發展模型HBDI 」授證分析師
■ 專長講題:家人關係、思維溝通、青少年諮詢與輔導、自我成長…等
■ 溝通表達課程講師
陳彥蓉
曾在朋友圈中常常是沉默的角色,不會主動發表意見,也不擅跟朋友聊天。內心不是沒有想法及感受,但對表達總會有很多的擔心,擔心自己說的話不重要,或別人會怎麼看。
透過奠基於認識自我的表達學習,看見表達上的盲點,然後有方向的練習及調整,有架構的學習,讓自己從害怕表達,到能站上台成為講師。
藉由親身克服表達困難的經歷,協助同學面對表達困境,不讓表達成為展現自我的阻礙!
資歷:
■ 對話諮商、夫妻諮詢、生涯輔導
■ 美國赫曼國際公司「全腦優勢發展模型HBDI 」授證分析師
■ 好好好家庭教育文教基金會老師
■ 鼎愛文化事業老師
■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說愛」節目主持人
■ 為確保防疫安全,課前將測量體溫,上課期間請配戴口罩。如有身體不適,建議在家休息或就醫。
延伸閱讀
【表達能力】關於表達,你沒有意識到,但非常重要的三個環節!
表達不是只有言語,很多時候我們惹到別人不是因為說了什麼,而是在還沒說話之前,我們的表情、姿態、外在形象就已經先為我們表達了。
【表達溝通課程】來來講清楚:再也不害怕開口 共有 8 則評價
結合實境式的練習,能馬上看見表達背後自我的問題,課程有完整的架構,可以一次一次的找到調整的方向,非常實用!
這表達課程,老師教的不是理論,而是要自身的感受跟去練習表達,讓我們清楚表達的主要目的是什麼,還有表達前要做什麼,老師們真的很棒,會依我們每個人的狀況給予解說還有建議,很感謝你們
這堂課有趣的點在於,他不是用一個固有的「理想模式」讓學員不停的操練。雖然這樣的SOP流程有其標準化的優點,就如同孩童學字時,一筆一畫一撇,空白匡從大到小,一樣可以達到「會寫字」的目標,但字跡依舊會有凌亂或標緻的不同。但這堂課卻是探討源頭,以寫字為例,調整的可能是孩童的坐姿、手部的肌肉、心神的專注,再加以對症教導改善方式。
這樣的教導方式既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畢竟表達就像吃飯喝水的習慣一樣養成已久,每個學員生命經歷又都不一而足,標準化勢必就會排擠掉不符合狀況的人,但是依照個人的狀況進行改善也體現了老師備課的充足程度。
這堂課鼓勵學員思考和發現自己的表達問題,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這樣的學習方式更符合現實生活中複雜多樣的表達需求,讓學員能夠靈活應對各種情境和目的。而在課堂結束之後,也能因學會處理自身的問題而在日常生活不斷精進表達能力。總之,透過課堂學習到的是面對問題的工具,如何善用就是個人的選擇了。
給尚未上課的同學參考的話,我覺得不用緊張跟預設想法,不用抱持一個自己的表達是錯的所以要來學對的,的那種以往習慣類似學校的思考方式,而是學習一種表達可能的新方向與新方式,可以看見更多自己經驗之外的可能。
上完課後,發現表達不是文字或是口述的片面之詞,表達涵蓋很多層面,上完課後學習到很多,而且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