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是每個工作者都想過的問題。
「適合」兩個字說來容易,但卻難以確定。好比參加重要宴會前會想穿什麼才合適,衣櫃翻來覆去、在鏡子前搭配了好幾款,就是無法達到心中最理想的樣子。
「理想」跟「適合」不論放在什麼議題上,如果能夠「一樣」,那再好也不過。就像選對象,理想的人不一定適合自己,適合自己的人則跟理想差了段距離,這段落差就可能讓人在爭執時產生負面念頭,讓自己更加懷疑,甚至全盤否定原先的決定。
面對工作也有類似的狀態:在思考自己未來要做什麼時,會有許多的理想或想像,現實工作讓我們發現自己的地雷在哪、喜歡或在意什麼,於是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可能適合什麼。
然而困難的是:我們心裡並非真的很確定自己現在的喜歡、討厭、感到沒有辦法甚至受夠了的心情,是否只要換了工作,就能迎刃而解?真的換了工作,遇到低潮時又會懷念起從前,覺得其實也不錯。這樣的心情很普遍,就好比跟現任交往,有時不免會想到前任的優點,心想:如果能綜合起來,那有多好!
職涯規畫除了透過星座、塔羅牌、性向測驗……等方法之外,以下提供一個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思考切入點,希望提供你從親近自己的想法開始,更具體地為找到適合的工作,有效地準備:
那就是:認識你自己!
更具體來說,你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認識你的天賦」與「辨識你的需求」。
認識你的天賦
從小到大,有沒有過一種經驗是──非得要完成某件事不可!即便爸媽喊你吃飯、擔心你太累、要你去休息,你仍堅持要完成它!更有趣的是,你還享受其中;即便做完後精疲力盡,但精神上就是一個字:「爽」!
找個時間,來杯咖啡,讓自己回顧一下,你會找到意想不到的發現😊
辨識你的需求:
推動我們做事情的動力,往往來自「複合式需求」,就像選男女朋友,除了外表(你可能覺得我這麼說有點膚淺,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目光較容易受美的人事物吸),還是會考慮:對方年紀、背景、工作…等條件。
找工作也是如此!
即便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也需要區分個優先順序:哪個對你來說,是你現在找工作「必須」擁有的絕對條件;滿足第一要件後,若有更多條件滿足固然很好。但若沒有,想清楚需求的優先順序再找工作,勝過經歷之後,只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而無法確認自己想要什麼。
畢竟工作的主體是「自己」,若沒能更深入地理解自己,也很難從其他地方找到答案,對吧?
相關活動
延伸閱讀
【職涯規劃】「做別人的事,學自己的功夫」只是一種自我安慰嗎?
「你工作開心嗎?」這對許多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問題。如果突然被問起,一時之間可能也不知道怎麼回答,才比較符合真實的情況。
【職涯規劃】該轉換跑道了嗎?符合這三個判斷依據,你可以開心離職!
誰不想要越換越好?但在未正式踏入下份工作前,真的難保新的選擇會比舊的更好。對有些人來說:轉換跑道背後富含著更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