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地又急又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對生活造成相當的影響,多數人因此身心俱疲,不只是生活壓力增加,內心波動也非常劇烈。
這種時候很多人習慣藉由滿足物質欲望讓自己內在得以舒緩,像是購物、享用美食、疫情好的時候出門旅遊等等,但這些終究無法完全滿足心靈的需要,最後我們還是得回過頭來面對內在心靈的狀況。
清楚穩定的心靈來自平時有足夠獨處的時間整理內在的狀況。
而整理內在需要反覆練習無法一蹴可幾。整理自己想要什麼、感覺是什麼、現況是什麼、事實是什麼、還可以努力什麼…等,這些議題都很需要時間思考,接著整理出想要選擇的方向,如此才可以讓躁動不安的心漸漸平靜下來,因為越來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與自己的內在互動,過程是細膩且隱私的,需要盡可能排除各種干擾避免被中斷,讓自己得以專注。整理自己的想法、感受或狀態,甚至設定明確的主題來思考,這些練習也許一開始會不太順利,但多嘗試就會越來越流暢,越來越熟悉。
日記更可用來自我整理,不只是紀錄流水帳
【知道自己的美好是什麼】
延續前文,整理內在的目的之一是更完整地理解自己,同時也需要建立觀察自己的習慣。
觀察自己的什麼呢?台灣傳統教育較不習慣鼓勵與激勵,多數人比較熟悉的是自我要求,卻對自我激勵與鼓勵感到很陌生,我們常看到的是自己不足而不是自己的好。
我認為激勵鼓勵是對自己內在的認可與肯定,像是跟自己說「你做得很棒!你又突破了!你比以前更勇敢了!」我們不能依賴他人或外界給予我們評價,自己的美好自己肯定,若愛自己,那我們得知道自己美好的部份是什麼。
幫自己設定目標,逐一實現
請勇敢踏上愛自己心靈的旅程
心靈層面的自己,在這生活節奏快速的時代中,很容易被忽略,而在生命中許多關鍵時刻真正影響我們的就是內在的狀態,所以若我們愛自己,就需要好好認識自己的內在,花足夠的時間整理、釐清與理解,如此才可以讓每個選擇貼近自己想要的內涵。
上述的作法與觀念提供給大家,希望可以有更多人認識自己的內在,可以活出真正想要的樣子。
關於作者:朱毓揚
擁有跨領域的豐富經歷:體育選手、戲劇表演、自我教育、專業的主題演講、面試面談指導,因此鍛鍊了他不凡的表達實力。擅長透過平易近人的案例與實戰演練,讓學員面對表達不再緊張,甚至享受其中。
延伸閱讀
失去熱情怎麼辦?運用這五個判斷依據,找到自己的熱情領域!
當我們對某樣目標有熱情的時候,會感覺生命充滿活力,有清楚明確的方向,並且具備有份量的重心,彷彿就是為了將之完成而活著。
認識自己,是愛自己的必經道路!唯有認識自己,你才能夠擁有熱情!
認識自己是一個開始,更重要的是,認識了你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對生命有期望,如果想要學會怎麼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