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工作狂」嗎?有人曾經這麼「稱呼」你嗎?當你被冠上這樣的名詞時,你有什麼感覺跟想法呢?
我曾以自己是「工作狂」為傲
初入職場時,一方面因為工作需要,一方面會覺得「要成為盡責的好員工」,所以一天工作超過10小時是常有的事,最驚人的紀錄還有跨夜通霄──只為了順利完成手頭上的重要任務。
跟朋友聊起自己的工作實況:雖然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加班經驗,但也還不至於到我這種程度。「你是工作狂嗎?」友人問,我想了想後回應:「應該…還好吧!」,同時感到自己內心有種被稱讚的喜悅感。
當心!「工作狂」可能是種負面的成癮
工作狂的英文是Workaholic,意指過度投入甚至沉迷於工作的人。通常我們花很多時間投入或沉迷一件事情,主要來自我們喜歡,故能樂此不疲,然而:工作狂不一定喜歡工作,可能只是強迫性地感到自己需要工作。
對當時的我來說:那份「需要」除了源自對自己的期許,還包含對評價與成功的期待──希望主管看到我的認真進取與態度,有一天在打考績、決定晉升者時,我會是那第一人選。
懷抱著上述想法,我把所有重心都放在工作,確實從中得到成就感,但卻也在每次只要一休假就生病的循環,意識到自己似乎出了狀況。
工作狂不等於績效高,更不等同於你熱愛工作
前幾年,華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Nancy Rothbard由於想了解超時工作是否真的對健康有害,於是與其他大學教授們開啟了這項研究實驗;結果顯示:雖然工作狂與工作時間有密切關聯,但不是每個長時間工作者都是工作狂,相對地:工作狂也不見得都會長時間工作,工作時間長也不一定會影響健康。
那什麼才是影響的關鍵?「缺少熱情、身心一直被工作所束縛的人」,他們的健康情況才會受到明顯影響,工作效率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確實,我熱愛的並非是工作本身,而是醉心於成就感、他人評價與一些實質的東西,比方說獎金、頭銜。獲得這些讓我能夠明確判斷自己的價值,甚至是存在的目的,但因為這些「內容物」的主導權不在我自己,所以讓我出現類似成癮的狀態:得不到、少收到了,就會感到悵然若失,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不是工作狂不好,而是你做得開不開心
跳出來看:我為自己感到可悲,投擲了大半時間工作,卻惹上一身「癮」,常常為了避免癮頭發作出現的不舒服,只好更投入工作;因為不知道下班後要做什麼,於是延長上班時間以鞏固「內在的安全感」;後來由於早上打卡到班時就想到今日又是漫漫的一天,就不自覺地放慢工作步調,想說加班再做完,雖然知道這樣不太對,但這已成了習慣。換作你是老闆,我想你不會同意支付了更多錢,卻沒讓組織收穫更好的績效。
如果你有點難判斷自己究竟是怎麼回事,不妨想想:現在的自己是否開心?那份開心是建立在他人怎麼回應自己的表現上?還是源自你正在從事一件真心熱愛的事?即便很辛苦、遇到許多垃圾事,你還是為此深深著迷?畢竟生命是一場長跑的馬拉松,唯有跑得開心,才不會覺得要走的路很遠!
相關活動
延伸閱讀
【職涯規劃】「做別人的事,學自己的功夫」只是一種自我安慰嗎?
「你工作開心嗎?」這對許多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問題。如果突然被問起,一時之間可能也不知道怎麼回答,才比較符合真實的情況。
【生涯規劃】還在為工作與生活無法平衡煩惱嗎?先想想這些,你會豁然開朗!
誰不想要越換越好?但在未正式踏入下份工作前,真的難保新的選擇會比舊的更好。對有些人來說:轉換跑道背後富含著更大的意義
【生涯規劃】從這兩件事情開始,找到適合自己的好工作!
「適合」兩個字說來容易,但卻難以確定。好比參加重要宴會前會想穿什麼才合適,衣櫃翻來覆去、在鏡子前搭配了好幾款,就是無法達到心中最理想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