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情、情緒和自己的身體息息相關
感受豐富的人,很容易因為別人的言語、行為而受牽動,內心會產生很多感覺,情緒也容易起伏不定,擔心對方不喜歡自己、為各種不順利的小事焦慮等。
當陷入負面思維,連帶的影響身體不舒服:焦慮到肚子痛、難過得喘不過氣、心痛等等;或者相反,因為身體各種不適,而陷入憂鬱、沮喪、無法自拔。
講師林佳長期與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共處,這讓她更知道如何在身體狀況不好的時候穩定心情,她從疾病的痛苦與死亡的恐懼中淬鍊出對生命的體會,並以此教導同學如何在任何情況下穩定情緒。
這堂課將透過解構同學實際案例,讓你看見生活中的美好,並練習換個角度看待自己的遭遇,讓你重新肯定自己,獲得繼續前進的力量!
學員回饋
棒棒!!!
老師的案例都很生活化,很容意懂,共鳴及代入感強,可以很快速進入老師的故事中,以故事的方式引導我們理解想傳遞的概念,比較生動且具體。
工作人員很關心學員上課狀況,快上課還未上線還會打電話提醒,謝謝你們!
本次分享的課程在平日,若有假日的課程主題有興趣且時間允許,會想再參加鼎愛的課程~” “謝謝老師~原先報名是因為老師跟我有相同的疾病,活在只有我自己知道這個疾病及病痛的生活裡,滿想聽聽看從別人的角度是如何反應這一切,是否也有著共同的問題,又是如何解決的,從老師的故事中帶出概念及答案,再讓我們以作業的方式從自身出發,找到屬於自己的問題點及解決方法,每次寫作業時又重新回憶了一次課程內容並自省、檢視了自己與課程相關的內容,不過還是有一些未解之謎,也許我更懂得運用老師說的概念再多學習,會一個個消除吧!
哈哈~不過每次寫作業都寫好久> <’"
講的很清楚,也很受用
有案例的分享,可以很快的了解,許多方面提供觀念和想法,切中問題,可以知道自己是卡在哪裡,能夠使力。林佳老師很棒,感謝林佳老師。
很多生活案例帶入,好理解
老師帶給我看待疾病新的角度,使我不卡在疾病本身帶來的困擾與不便,而是能夠賦予意義,使我學習用更正向、健康的角度看待自己。 每次的課程都能看到老師因著每次大家作業而調整的部分,十分用心。喜歡聽故事,很有帶入感,也幫助我理解概念。
課程內容
我們將透過以下四堂課,四個步驟,帶領同學重新詮釋自己的遭遇,並學會正向發掘生活的美好:
第一堂│看見意義:任何際遇都能成為禮物
生命中總會有些痛苦的回憶:失戀、和家人吵架、生病不舒服、近人離世…等等,但當我們沉靜下來回顧這些際遇的時候,都可以從裡面收穫意義。
講師將藉由走過低潮、痛苦以及死亡邊界所淬煉出來的體悟,來協助同學看見自身案例中的意義。
第二堂│享受日常:穩定就是新的正常
生過病的人都知道,疾病常常伴隨著疼痛不適、煩躁焦慮,而對慢性疾病的患者來說,則是時刻揹著疾病,不管做什麼,彷彿都有個重擔壓著自己。
很多病友常常想的是「什麼時候可以恢復正常」?也因為執著於這個問題,而錯過了很多生命中更值得關注的片段。
這堂課會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調整自己的觀點,學會與情緒、感覺共處,在具體練習中讓生活重拾美好。
第三堂│擁抱自己:用自己的溫度給自己溫暖
許多感性的人,常常會因為自己感覺、情緒比較多而帶給周遭的人困擾,傷害別人的同時也傷了自己。
講師將引領同學向內探尋,看見在外表底下脆弱的自己,學會給自己溫暖,並獲得力量,讓自己更堅強。
第四堂│掌握自己:我決定我的心情!
我們總會遇到困難、低潮,因而感到難過、無力。生活中漸漸快樂不起來,或是無法像以往那麼有活力。不管是別人的反應影響著自己,或是看不到新的可能,都讓我們覺得無能為力,好像就連自己的情緒也無法掌握。
這堂課將教你如何在生命中做自己的主人,學習在生活的實踐中看到自己的價值,提昇自信,好讓自己更有勇氣面對困境。
你將學到什麼?
1. 學習用新的角度看待事物,減少負面思維的惡性循環
2. 了解到自己的情緒會帶來什麼影響,怎麼做才能真的身心平衡。包含: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以及怎麼調適自己…等等。
3. 自身狀況不好時,如何健康、正向的與他人互動。
4. 練習轉換心態,正向看待自己的際遇。
誰適合上這堂課?
■ 容易因為感受、情緒的起伏而受影響。
■ 對於自己的遭遇感到糾結。
■ 希望生命因為看到美好日常而更有活力的人,都很適合來上這門課。
■ 另外如果你自己沒有這些困擾,但周圍的人會因為情緒起伏而受影響的話也可以。像去年開設這門課,有一位醫生之所以來上課,是因為覺得林佳講師總是很正向且激勵人心,所以想學習是怎麼做到的。
常見問答 Q&A
Q:沒有免疫疾病的人可以來聽嗎?
A:當然可以!因為周遭可能有親友有免疫疾病。就算沒有,想多瞭解如何在疾病中轉念、或正向面對也很好。
Q:會有作業嗎?
A:有唷!老師也想更認識大家,好更切身的協助各位。
Q:有學生分享時間嗎?
A:由於課程時間有限,會以老師教學為主,但歡迎課後與老師討論、聊聊。
- 講師介紹
林佳
本身患有自體免疫疾病10年(紅斑性狼瘡),要面對的除了身體突發的病況之外,也要面對內心對於未知的各種情緒。學習自我教育將近20年,讓她學習賦予疾病意義,並在面對的過程中萃取出與疾病共處、身心平衡的關鍵與體會。擅長感性思維,因為體會過普遍感性者的困難,所以知道感性者在乎什麼、哪裡說不清楚、為什麼說不清楚,不想一再解釋,也不想因為說不清楚傷到在乎的人。透過後天理性教育的自我栽培,能釐清豐富的感覺,並清楚說明其中的脈絡,同時賦予感性意義,並找到重要調整與反省之處。
資歷:
.鼎愛文化事業「人際關係」、「情感經營」相關系列課程老師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說愛」節目主持人
.美國赫曼國際公司「全腦優勢發展模型 HBDI 」授證分析師
.專長講題:情感關係、自我成長、表達溝通、自主激勵。
「疫」有所指:生病讓我更健康,與疾病共處的美好日常 共有 14 則評價
老師帶給我看待疾病新的角度,使我不卡在疾病本身帶來的困擾與不便,而是能夠賦予意義,使我學習用更正向、健康的角度看待自己。 每次的課程都能看到老師因著每次大家作業而調整的部分,十分用心。喜歡聽故事,很有帶入感,也幫助我理解概念。
案例豐富,內容貼近實況,小結協助聚焦筆記,好吸收!老師辛苦了!!!
有改善對疾病過度害怕的狀況。很多心靈課程都是針對心理疾病,較少是針對生病後(任何疾病)的心理調整。
老師會舉自己的例子來說明,謝謝老師,課程內容很特別也很實際。